AI主播春节8天《新闻联播》0失误,播音生还有未来吗?
蛇年春节期间,《杭州新闻联播》节目在1月28日(除夕)到2月4日(农历初七)期间采用的是AI主播播报,AI主播形象逼真,播报0失误率引发广泛关注。
这也让大众对AI主播与真人播音员之间的关系展开热烈讨论,据悉已有播音专业学生认为感到压力而选择考研换方向。播音学子要悄悄“碎掉了”?
01
AI技术发展迅猛数字主播优势尽显
近年来,AI主播发展日新月异。
早在去年龙年春节时,《杭州新闻联播》就已经开“联播”之先河,创新地在整档节目中完全启用AI数字人播报,成为首个全数字人主持播报的“联播”类新闻节目。
这两位AI数字主播,以两位真人主播雨辰、麒宇为蓝本,采集生成而来。由于有了AI主播的假期替班,这两位主播终于可以回老家过年了。
展开全文
而今年是《杭州新闻联播》首次采用数字人双播模式,AI主播的数量也实现了大幅提升。
你能分清真人主播的声音和AI主播的声音吗?
“杭州综合频道”此前报道,2023年以来,杭州文广集团就开始布局以AI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战略。创建短视频AI生产实验车间,并孵化出首个创新项目——智语数字人应用创作平台。
据介绍,该平台通过专业级真人拍摄采集,利用全新AI算法实现人物形象及声音复刻重演,打造广播电视级超写真数字人。同步实现从文稿到短视频成片的智能快速生成,制作播出国内首档全流程人工智能电视节目《冠军AI亚运》。
AI主播的优势明显,可以全天24小时直播,还能切换不同语言播报,零出错、全天候在线等优点,极大地提高了新闻播报效率,节约了人力成本。
事实上,利用AI技术,复刻新闻主持人播报新闻的做法并非始于今日。
202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,央视财经新媒体就曾在蚂蚁灵境数字人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持下,打造出的以总台央视主持人孟湛东、郭若天为原型进行复刻的AI主播——小东、小天。两会报道期间,这两名AI主播就已实现全天实时为用户解答各类问题。
▲央视财经此前推出的两会AI主播
到2024年6月,日照广播电视台也以女主持人王智夏为原型,复刻推出数字主持人“智夏”参与新闻报道。2024年7月,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国家级盛典《2024中国·Al盛典》节目上,以尼格买提、马凡舒、王冰冰三名主持人为原型,首次亮相了三名AI数字人代表——小小尼、小凡、冰冰,在舞台上进行人工智能科普。
▲央视节目中推出3名AI主持人
不仅AI数字人,在去年年中,央视多档节目也将AI制作的动画用于新闻播报。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,2024年3月29日,央视《晚间新闻》在描述候鸟迁徙的背景资料时,选用了AI生成的视频;2024年4月3日,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在解释“强对流天气”并提醒如何做好预防时,同样选用了AI生成视频。
▲一棵树就“砸进”演播室
国外同样有不少AI主播的成功案例。去年是奥运大年,美国的NBC宣布将AI技术进一步运用,把美国家传户晓体育主播Al Michaels的声音,结合AI技术去为观众提供巴黎奥运的每日赛事报道。由于声音由AI生成,Al Michales甚至能够在报道当日的定制化奥运赛果和消息前,说出用户的名字,等于跟对方打招呼。
02
AI终有局限真人主播优势独特
AI 浪潮下,网友看法不一。有人对人工智能服务新闻工作点赞,认可其高效、精准;但也有人质疑,AI技术用于严肃新闻播报是否该有边界感?毕竟新闻不仅是信息传递,还承载着价值观与情感表达,人们担心过度依赖AI会让新闻失去温度。
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刘栋栋所说:“主持人可能会被替代,但是优秀的主持人不会。”
AI主播虽能模仿人类语音、语调,但永远无法拥有人类的智慧闪现和现场临场处理能力。在新闻行业,深度思考和专业能力是真人主播的重要壁垒。新闻的调查、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对、新闻伦理的判断以及专业知识的运用,都需要人类的经验和智慧。
虽然AI在某些方面已展现出优势,如对事件社会、历史背景和学科知识背景的掌握,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时,仍力不从心。而且,人与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也是AI无法替代的,观众接收新闻时,不仅获取信息,还希望从主播的情感表达中获得共鸣。
前四川卫视播音员宁远在“5·12”汶川地震后,播报新闻时动情哽咽,感动了无数人,2009年,她获得了中国播音主持“金话筒”奖。
长远来看,AI主播和真人主播并非相互替代,而是相互补充。AI主播可承担日常性、规律性的新闻播报任务,如整点新闻、简单资讯的快速传播。真人主播则专注于深度报道、现场直播、大型活动主持等需要情感投入和灵活应变的工作。
未来新闻行业,人机协同将成常态。AI技术能帮助真人主播更高效地筛选新闻素材、分析数据,真人主播则赋予新闻以温度和深度。新闻机构也将更注重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,推动行业创新发展。
AI主播的崛起虽给真人主播带来挑战,但并非意味着他们的职业前景黯淡。如果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决定要和AI比拼“效率”“准确”,肯定没有胜算,然而也不必过度担忧播音主持专业会不会被AI技术取代。
这种“技术焦虑”其实更大程度上应是对自身的追问:如何打造所学专业的护城河?播音主持专业该如何始终取得“人”的认可?
只要真人主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,依然能在新闻行业找到立足之地,与AI主播共同创造更精彩的新闻传播未来。
来源丨「传媒圈」综合自中播网、IT之家、红星新闻、公开资料等
评论